到温泉小镇去,疫情也泡汤!
品识文化 2021/1/13 15:10:17

04.png

写在文前


2020,是魔幻的一年。这一年,人们经历了悲痛,也对未来的自己敲响了警钟,康养与运动成为更多人茶余饭后的选择。这一年,也是康养运动产业的风口之年,如今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将以往喜爱出国康养度假、运动休闲的人们“困”于境内,但这无疑也为我国康养运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契机,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康养项目,如何建设康养空间成了几乎所有人都乐于探讨的话题。2017年4月,我带着妈妈到日本旅行,其中包括了两天一夜的城崎温泉小镇之旅,逗留虽然短暂,但对“康养小镇”形成了些个人见解,借此与大家分享。

1



城崎温泉背景介绍

城崎温泉Kinosaki Osen

1.png

城崎温泉位于日本兵库县Hyogo丰冈市北部城崎町。城崎町Kinosaki占地约31.19km²,其中大面积由森林覆盖,实际的建设面积仅约1.4km²,常住人口则只有3500左右温泉康养旅游业是小镇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年游客量约100万,年税收贡献约1.5亿日元(2017年数据),大约80%的居民都从事旅游服务行业。2017年丰冈市(包括城崎町)人均旅游消费额约18667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74元(2017年,我国人均旅游消费为1024元,在此考虑到两国数据统计口径的差别,只此参考,不做严肃比较。)

日本温泉旅行发展历史:

总体而言,温泉旅行在日本从战前开始流行至今,期间经历了从重消费到重体验受众群体不断扩大的重要转变,这与我国现下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



1. 最开始,温泉在日本只是特权阶层的享受,或者农民在农闲时用于疗养。


2.二战后温泉疗养逐渐流行起来,但也仅限于拥有自然温泉资源的区域


3.1964年,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推动下,全国快速铁路网络飞快发展,这也促进了温泉旅行受众群的扩大


4. 到了1970年大阪世博会后受众群体逐渐由团队游变为了家庭游为主


5.1976年,传统街道保护法(the Law for preserving traditional street)颁布,这大力推动了人们对乡村温泉度假村(rustic hot spring resorts)的兴趣,各种不同主题的温泉公园也不断涌现,但这些公园的主题往往脱离在地文化


6.1987年,度假村法(the Resort Law)颁布后,日本各地都开始建设大尺度的温泉度假村。然后不久之后即由于泡沫经济的负面影响,大量的旅游设施开始烂尾,仅那些基于地方文化建立起来的旅游目的地存活了下来


7.1993年,日本市政府启动“1亿日元家乡复兴计划”“100 million yen project for hometown revitalization”,这一计划成功触发了大量的市场投资,到2000年,日本国内各地温泉项目火速崛起,252个地方政府开始挖掘温泉,全国共新增3000个公共汤屋(public bath houses)。


8.2000年之后,各地的温泉旅游业进入到一个平稳向上的发展阶段,特别在2012年之后,境外游客数量呈现出一个明显快速增长的趋势,以城崎温泉为例,2011年,国外游客仅1118人次,2013年增加至9584人次,到了2015年则达到31442人次,相比2011年增长了近30倍。


2



好了,背景介绍完毕,旅行开始吧~




到达——魔幻世界的入口。

在日本关西兵库县(Hyogo)境内,有一条水系,名曰円山川。円山川由南向北缓缓而流,最后,在陆地的最北端汇入日本海(东海)。假如你俯瞰这条水川,会在它的西岸发现一条铁路线,甚至看到一列跟随着円山川悠然北行的火车,火车在距离入海口约5公里的时候停了下来,你走出这颗袖珍车站,一座热气腾腾小镇便随之映入眼帘:苍野森林覆盖的两山间,一条尺度宜人的两车道缓缓延伸向上,道路双侧是紧密排布的日式店铺,店铺新旧相间但风格、用材却十分和谐,路上,三三两两说说笑笑的人们,脚上踏着木屐,穿着各式浴衣,空气里弥漫着带有矿物味道的温暖水汽,转头看向车站,小房子的顶端赫然立着五个字“城崎温泉站”。咫尺一步间,却仿佛到了另一个魔幻世界。

2.png

3.png


20分钟后,竟觉得自己像个本地人了。

即使是初到城崎,或者只待1-2天,你也不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匆忙的旅行者,而像是从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我们预定的酒店位于小镇的最西端,需要沿着主路一直走至山腰。因此,20分钟的步行过程,我们便几乎穿越了整座小镇,对小镇各类空间的位置、样貌也都有了基本的概念:制作非遗草管工艺品(straw works)的小店、看起来分外美味的餐馆、小镇最富闻名的公共汤屋、还有许多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的造型独特的小房子……


5.png

到达酒店后,服务人员周到热情,办理手续的间歇向我们介绍起小镇的景点、推荐的餐厅等等,我们竟然都能快速地回应,甚至“如数家珍”,心中不禁冒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某个伟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感情即所谓归属感,大概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这个人对当地人文价值观产生的共识,二是对当地物理空间的熟悉程度。之所以初到城崎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像个本地人,大概跟小镇本身的小尺度和舒适的步行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吧。



迫不及待的想要穿上浴衣。

浴衣出行的传统,将看不见的小镇温泉文化,变成了看得见的礼仪、能参与的活动、可理解的形式。

收拾好行李之后,第一件事自然是泡汤。对,是先去泡汤!完全不必担心泡汤会耽误观光,因为“汤”这一文化已然完全融入了小镇的建造概念——“整座小镇既是一座巨大的传统日式旅馆(the entire town is one large ryokan - traditional Japanese inn)”之中,因此全镇设计了7座公共汤屋散落其中,游人可以穿着浴衣、踏着木屐悠闲穿梭,谓之“外场巡游”。这无疑也成了城崎最大的特色,也是对游人最大的吸引力,泡泡汤,再观观光,再泡泡汤,再吃吃“松叶”蟹,再泡泡汤,再吃吃“但马”牛,再泡泡汤……最后回到酒店,还能静享旅店私浴。


6.png

我们所去之时正值樱花季,沿着主干道西侧的大谿川走走停停,分外惬意。要是遇上下雨,或者夜里出游,樱花映着川水,在雨水或灯影的衬掩下,轻轻飘落,又是另一番景致。

7.png

好奇,小镇独创的“外场巡游+旅店私浴”的汤浴传统是怎么形成的呢?


“外场巡游+旅店私浴”汤浴习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有意外事件的推动,也有居民持续的自治力量和作用,但最核心还是社会资源发酵的成果。


城崎温泉真正的发展,确切地说要回溯至夕张大地震时期。

建立居民共识、城崎精神——大地震后,市长面对受伤的家园首先想到的是振奋气势,他认为“只要城崎还有温泉水冒出,小镇就有希望”,温泉成了小镇的精神支柱。

不得已中,寻求居民自治的力量——然而,由于东京同时面临灾后重建,国家无力派遣工程师前往,城崎便邀请了早稻田大学的团队主持制定提升综合抗灾能力的解决方案。团队提出了小镇的建设应该“从政府主导建设”向“由居民共识推动发展”转变的思路

逐步建立自治制度——1920s后,温泉酒店兴起,大量的酒店开始在内部建设私汤,源自资源分配的矛盾不断被激化。1956年,小镇引入“中央分泉系统the central hot spring water dividing system”,最终缓解了挤压多年的资源分配矛盾。同时,Yushima Board Trustees(汤岛受托管理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不由当局管理,而是听命于地方自治法the Local Autonomy Law,对小镇的重建、修缮、维护、温泉资源以及7处公共汤屋进行管理,促进在地的共存和共荣(每年大约6亿日元的预算)。

挖掘更多的社会资源——早稻田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Haruhiko在城崎的工作过程中提出,“温泉是城崎的原始资源initial resource”,这是城崎的立城之本,但城崎若要不断向前发展,则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social resources,这包括了Yushima Board Trustees(汤岛受托管理委员会)这样的共治机构,也囊括了更广泛的共治社群、事件等。2003年,早稻田大学联合温泉相关机构发起“城崎百年计划”,即最大程度的吸纳了市民、社区、各类组织机构、高校的参与,触发尽量广泛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城崎的未来发展中。

也许以上的叙述有些专业略显生涩,但不难理解的是,正是因为居民们对温泉怀着相同的敬畏和热爱之心,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家园自治的过程中,出了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小镇才会被维护的如此美好,才能以这样友好的姿态展现在游客面前。

8.png


共识共治之上的全龄友好,世界友好。

每一处细节都能感受到居民对自己生活的喜爱,对这座小镇的呵护,对来者的欢迎。


归乡疗养的老人

在酒店泡私汤的时候,遇到几位欢乐的日本老太太,其中一位特别外向,不久便跟我攀谈起来。她说自己其实已经移居美国多年了,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到城崎度假,一是疗养,更重要的自然是想念这里。像她这样的城崎人并不少,不管身在何处,城崎都依然是他们心里的牵绊。

9.png

独自旅行的丹麦女孩

从一之汤出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了独行的丹麦女生Sophie。Sophie在丹麦念大学,学生物工程,趁着gap year开始了一年的无计划旅行。原本只打算在日本停留半个月,但没想到转眼一个多月都已经过去了,什么时候转战下一个国家她也还不确定。其实这一路遇到的境外游客并不少,根据地方财政报告,2011年之后,城崎温泉接待的境外游客数量即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2015年的境外游客数量竟是2011年的30倍。

10.png

自然生活的当地人

当然,相比外来的旅行者,在城崎的两日见到最多的还是在此生活的当地人。每一个生活场景看似平淡,但却让人觉得很美好,稚语孩童、下课的中学生、开店的老人、闲聊的青年……

最后



出于习惯,最后免不了要感叹一下,总结一下,哈哈哈:

在小镇游荡的两天一夜里,我常常会不禁的想起自己的家乡,一个地处山水之间叫平乐的小镇,曾经也同样是小小的街道尺度,沿街是独门独户的房屋,新旧不一但独具特色也十分统一,夏天里,人们会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歇凉……然而,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小镇如今已是另一番“特色城镇”的面貌。于是我不禁想,假如当初抑制一下快速发展的欲望,现在是不是会更好?开发与原住民生活真的是相对立的吗?小镇真的是可以“打造”出来的吗?

作为人文空间规划师,城琦之旅,给了我诸多启示:

一座宜人的小镇、康养小镇、文旅小镇也好,应该是

●  当地人确确实实生活的城市,而不是为旅行者“打造”的小镇

● 小镇(或社区组团)不应该太大,最理想是大约20分钟即可步行覆盖的尺度;

● 居民对小镇的文化和价值观应该达成共识,可以通过公众参与建立隐形的“居民公约”;

● 这一文化共识,应该是可视的、可体验的、可感知的;

● 除了原始资源Initial Resources,更应强调社会资源Social Resources的重要性,鼓励不同的社会组织、机构、高校、个人发挥其力量,参与到共治中。


最后,特此感谢黎黎同学提供的文献与数据资料,以及翻译帮助❥(^_-)

文中非特别注明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资料:

总务省[市町村决算力(平成13年度~27年度)]、地方财政状况调查结果

国家旅游局2018年2月发布《2017年全年旅游市场及综合贡献数据报告》

Tourism Industry and Town Planning in Japan. The case of community autonomy in Kinosaki Hot Springs as an example. Haruhuko GOTO, 早稻田大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b1f9f80102z2uk.html





    上海品识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杨浦区辽阳路199号保利绿地广场J楼801室

    电话:021-55571710

    邮箱:pinshiculture@163.com


    • 微信公众号

    • 搜 狐

    • 今日头条

    • 微 博
    让我们了解您的人文活动需求

    公司地址

    上海品识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杨浦区辽阳路199号保利绿地广场J楼801室

    电话:021-55571710

    邮箱:REGENSTONE@126.com


    微信公众号

    搜 狐

    今日头条

    微 博
    ©2020 品识文化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21938号-1